关注我们: 登录 |  会员中心  | 手机版 | English

你还没有登录 请先 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我们的会员, 请先注册 

中仿科技社区中心

Rino的博客

  英国科学家将空气变汽油 每天产量至少1吨   

据英国媒体10月19日报道,将空气变成汽油,听起来就像将石头变成黄金一样不靠谱,不过英国蒂斯河畔斯托克顿市的“空气燃料合成公司”竟真的发明出了一种将空气变成汽油的高科技技术,并在过去两个月中用空气造出了5升重的汽油!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建造一个更大的“空气合成汽油”工厂,力求每天能生产出至少1吨汽油!15年后,该公司生产的“空气合成汽油”将能够让许多英国家庭的汽车使用。英国伦敦机械工程师学会能源和环境部负责人蒂姆·福克斯称,只需利用空气和电力就能合成出汽油,堪称是一个革命性的能源技术突破,它甚至可能成为未来世界能源危机的“大救星”,因为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空气!  英公司发明  “空气合成汽油”  据报道,英国蒂斯河畔斯托克顿市“空气燃料合成公司”是在英国伦敦机械工程师学会本周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披露了他们这一惊人的“空气合成汽油”技术的。该公司58岁总裁彼得·哈里森说:“我们能够将空气中提取的二氧化碳和水中提取的氢通过一系列合成方法,最后让它们转变成汽油。据我们所知,目前英国和全世界都没有任何其他公司能做到这一点。我们通过空气制造出来的汽油闻起来和看起来都和汽油一样,不过和从石油中提取出...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2004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美国机场安检将取消现有X光身体扫描仪 改用毫米波   

美国运输管理局最近决定取消安检流程中的以backscatters为代表的X光身体扫描仪,而是采用了具有更高效率的毫米波扫描仪,并会今后几年逐渐在美国各大机场开始施行。之前backscatters检测仪器被曝存在泄漏用户隐私,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整体效益等方面的弊病,所以使用更加先进的仪器替代势在必行。根据国外媒体报道采用这种毫米波扫描仪除了能够加快安检速度之外,最大的优点就是由于采用了更短的波长,更柔和的波段强度(和手机差不多)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客的个人隐私,屏蔽潜在的安全隐患。老的backscatters并不会完全的取消,在小型的机场依然会存在,但是这是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预计在未来几年美国所有的机场都将开始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安检设备。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902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意大利最高法院裁决:手机可能会引发脑瘤   

60岁的商人InnocenteMarcolini,被诊断患了脑瘤,他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每天工作时使用手机超过六个小时。大利最高法院发现手机使用和他的病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专家现在预测,会有一连串的法律申诉接踵而来,受害者们相信他们的疾病是由手机的使用引起的。MrMarcolini告诉《太阳报》:“这对许多人来说非常重要。”“工作时,我使用电话,通常是手机,至少达五、六个小时,我希望被认识到我的疾病与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之间的关联。”“父母们需要知道他们的孩子处在患此病的风险里。”肿瘤学家和环境诱变教授Angelo Gino Levis和神经外科博士Giuseppe Grasso提供证据支持Marcolini的索赔。他们认为,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发出的电磁辐射造成细胞损伤和肿瘤风险的增加。但是他们补充说,许多脑瘤15年时间里都不一定会出现,因此关于手机影响的短期研究是无效的。然而,陪审团仍在争论,因为也有许多科学家宣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仍然是未知的。里程碑式的裁决:罗马意大利最高法院发现Marcolini先生的手机使用和他的脑瘤之间存在一个“因果...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855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MIT创造可画电路的碳纳米管铅笔  

MIT的一组研究人员创造出可画电路的碳纳米管“铅”笔。标准的铅笔以石墨为笔芯,名字包含铅是因为最早使用时当时的人误以为石墨就是铅,所以他们把它叫做铅芯。MIT创造的碳纳米管铅笔中的笔芯由单壁碳纳米管压缩而成,它的外观和行为与石墨非常接近,区别在于MIT的铅笔会在纸上留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导率可达铜的1万倍。MIT的铅笔可以让人在纸上手绘碳纳米管电路,创造碳纳米管传感器。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841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你了解康宁Gorilla玻璃的历史吗?   

提起大猩猩康宁玻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它的身影无处不在。但是你知道康宁玻璃的历史吗?今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康宁玻璃是如何诞生的。康宁玻璃最早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位康宁玻璃厂的化学家Don Stookey将一块光敏玻璃放到火炉中做实验,原本他是将温度设置在600摄氏度,但是后来一名控制员错误地将温度设置到900摄氏度。一开始,Don Stookey认为这个实验必败无疑,玻璃肯定已经融化。结果,实验结果出人意料,那块玻璃样品不仅没有融化,反而成为了一块具有弹性的奶白色玻璃。后来这种有机玻璃被命名为Pyroceram微晶玻璃,再后来,被命名为Chemcor,最后人们才将这种有机玻璃成为康宁玻璃。这是后话。(融化的玻璃呈粘性,可以用剪刀剪。)其实康宁玻璃刚刚出现的时候,凭借它的高强度和高弹性以及高扭曲度,许多人表示很感兴趣,但是这种玻璃在市场上并不畅销。于是,1971年,康宁玻璃厂关闭Project Muscle项目,Chemcor玻璃遭到废置,知道2005年才重见天日。2005年,康宁公司在进行市场研究调查之后,认为这种玻璃的时机已经成熟,能够为康宁...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509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日本最强超级计算机“京”启用:每秒计算一亿亿次   

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富士通合作开发的超级计算机“京”28日下午正式启用。“京”的计算速度超过每秒一亿亿次,可用于地震、海啸的受灾预测。除研究机构外,在汽车制造、制药等产业界也能发挥作用。据理化学研究所计算科学研究机构透露,虽然不少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超级计算机用来开发新药或设计汽车,但具有超强计算能力的“京”可帮助其进一步缩短开发时间。“京”于6月底制造完毕,之后由专门的研究人员负责测试。在世界超级计算机性能排行榜上,“京”曾在2011年连续两次占据榜首,但今年6月被美国的超级计算机赶超,落到第二位。2009年“京”因成为日本政府预算甄别的对象而再次受到关注。京的由来: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万亿、十万亿、百万亿、千万亿、兆、十兆、百兆、千兆、万兆、十万兆、百万兆、千万兆、亿兆、十亿兆、百亿兆、千亿兆、万亿兆、十万亿兆、百万亿兆、千万亿兆、京。请喷子们向日本人学学中华传统知识。小日本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492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新型热电材料实现迄今最高“热变电”效率   

电脑等设备在使用中发热是人们熟悉的现象,这是因为部分电能变成了热能,那么能不能反过来把热能直接变成电能呢?一项最新研究说,这种热电材料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得到了具有迄今最高“热变电”效率的材料。热电材料具有这样的性质,如果它不同部位的温度不一样,电子就会顺着温差从一端跑到另一端,由此产生的电流可以作为电源。但是过去的热电材料把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都不高,大多只有5%到7%左右,这限制了热电材料的应用。现在只有一些很特殊的场合才使用热电材料,比如正在火星上考察的“好奇”号火星车就用到了热电材料。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型热电材料。这种材料的基础是碲化铅,它本身就具有热电转换性质,研究人员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先在其中加入钠原子,提高其导电性;然后加入碲化锶,降低其导热性;还在材料上开了许多缝隙,进一步降低导热性,而电子仍能移动。最后得到的新材料热电转换效率达到15%。据介绍,这是热电材料中迄今最高的“热变电”效率,研究人员认为,在这个效率的基础上,也许两三年之后就能开发出一些应用这种热电材料的实用产品。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537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3D打印:使万能制造机成真 或推动新工业革命   

最近,“三维(3D)打印”一词持续升温,不断涌向各大IT门户网站,欧美国家更有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代表着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美国《时代》周刊已将3D打印产业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新的工业革命。从实际应用上来说,用3D打印技术进行机械制造已经成为激动人心的现实。实际上,16名比利时工程师近日就利用3D打印机制造了一辆全尺寸赛车,并完成测试。  目前世界上最小最快3D打印机,已成功打印一辆F1赛车  3D打印汽车Urbee采用汽油和电力混合发动机,是世界上最环保的汽车之一。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3D打印”飞机最近,“三维(3D)打印”一词持续升温,不断涌向各大IT门户网站,欧美国家更有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代表着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美国《时代》周刊已将3D打印产业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新的工业革命。从实际应用上来说,用3D打印技术进行机械制造已经成为激动人心的现实。实际上,16名比利时工程师近日就利用3D打印机制造了一辆全尺寸赛车,并完成测...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437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研究人员在石墨颗粒中发现室温超导性   

德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室温超导体——听起来难以置信——实际上,他们发现的超导性只是一种“表面效应”。室温超导体是指能在300K左右温度下工作的超导体,绝大多数超导材料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才能实现零电阻,因此实际应用有限。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石墨颗粒在变干后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会出现超导现象,这种表面效应只发生在极少部分碳粉末上——仅占总质量的0.0001%。他们还发现,超导现象非常脆弱,挤压之后就会消失。研究人员称,过去几十年在碳基材料中已经观察到多次类似的现象。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684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用磁铁提油?MIT研究最新水油分离技术   

西哥原油泄漏的影响依然在延续,如何将原油从大海中提取出来俨然成为世界的大难题。最近MIT的研究者提供最新水油分离提取技术,通过磁铁吸收水中的油,而去能够减少重新从油水混合中提取油的成本,并且具有更高的技术价值。     油本身是并不具备磁性的,通过附加磁性纳米粒子悬浮在油上,就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名为铁磁流体的磁性液体。目前的实验已经使用铁磁流体成功将说水中的油引导到另外一个容器内,不过这项技术需要预先知道铁磁流体的浓度,并要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状态下,尽管应用于大型的清理原油污染还有点困难,但是已经为未来的清理环保事业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1620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


社区统计

  • 总注册用户: 339641
  • 新加入用户: Docgark
  • 讨论区主题数: 6130(今日:0)
  • 讨论区回复数: 14757(今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