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 ![]() 二氧化碳封存方法 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有许多种,一般说来可分为地质封存(Geological Storage)和海洋封存(Ocean Storage)两类。 地质封存 地质封存一般是将超临界状态(气态及液态的混合体)的CO2注入地质结构中,这些地质结构可以是油田、气田、咸水层、无法开采的煤矿等。IPCC的研究表明,CO2性质稳定,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封存。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的选择、设计与管理,注入其中的CO2的99%都可封存1000年以上。 把CO2注入油田或气田用以驱油或驱气可以提高采收率(使用EOR技术可提高30%~60%的石油产量);注入无法开采的煤矿可以把煤层中的煤层气驱出来,即所谓的提高煤层气采收率(Enhanced Coal Bed Methane Recovery,ECBM)。 然而,若要封存大量的CO2,最适合的地点是咸水层。咸水层一般在地下深处,富含不适合农业或饮用的咸水,这类地址结构较为常见,同时拥有巨大的封存潜力。不过与油田相比,目前人们对这类地质结构的认识还较为有限。 海洋封存 海洋封存是指将CO2通过轮船或管道运输到深海海底进行封存。海洋封存有两种潜在的实施途径:一种是经固定管道或移动船只将CO2注入并溶解到水体中(以1000米以下最为典型),另一种则是经由固定的管道或者安装在深度3000米以下的海床上的沿海平台将其沉淀,此处的CO2比水更为密集,预计将形成一个“湖”,从而延缓CO2分解在周围环境中。海洋封存及其生态影响尚处于研究阶段 。然而,海洋封存也许会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比如过高的CO2含量将杀死深海的生物、使海水酸化等,此外,封存在海底的二氧化碳也有可能会逃逸到大气当中(有研究发现,海底的海水流动到海面需要1600年的时间)。 |
分享到
豆瓣网
开心网
人人网
QQ书签
Google
2528个朋友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
用户评论
没有找到数据. , |